
孩子接觸的「兩文三語」
撰文:鄭萃雯 一日下午,我一對兩歲半的孖仔左右仔在吃自製啫喱杯。哥哥突然說: 「媽咪,幫我扣扣Please!」「吓?扣咩?」「幫我扣扣。」 此時,哥哥將啫喱杯和小湯匙推給我,我才恍然大悟:「原來你想我幫你掏乾淨杯底的啫喱!」 「媽咪
撰文:鄭萃雯 一日下午,我一對兩歲半的孖仔左右仔在吃自製啫喱杯。哥哥突然說: 「媽咪,幫我扣扣Please!」「吓?扣咩?」「幫我扣扣。」 此時,哥哥將啫喱杯和小湯匙推給我,我才恍然大悟:「原來你想我幫你掏乾淨杯底的啫喱!」 「媽咪
撰文: 香港註冊心理學家程衛強 談到情感(Attachment)建立,我們不難發現,孩子早在嬰兒期(約初生至兩歲),已經會出現焦慮感(Anxiety),當中包括有陌生者焦慮(Stranger Anxiety)及分離焦慮(Separa
撰文:資深幼兒教育顧問莫萊茵小姐 近年親子悲劇的新聞屢見不鮮,根本原因在於親子關係、家庭成員血脈相連的親情和個人在家庭責任的角色上,出現嚴重偏差。結果令怨恨、推卸出現,更無力對抗負面意識,甚至想透過傷害他人而令自己得到解脫。 孩子走
撰文:張偉菁校長 眼前有這樣兩組鏡頭: 鏡頭一: 在熱鬧的街頭,正隨父母一起閒逛的小男孩,發現腳下有一個廢棄的汽水罐,他走過去撿起汽水罐,準備扔到不遠處的垃圾箱。不過,媽媽發現了後,要求孩子將手中的汽水罐扔掉,但孩子不從。接著,爸爸